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预言在国内骤然升温,被看做其关键技术的3D打印吸引了大量关注。但行业领军者却希望为这个线D打印潜力巨大,但国内公众对它的预期过高,这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前两天,上海举办了一场世界级的模具展,一台台高级机床纯熟地雕刻着精美的金属件。而在最有人气的展台,看不到多少工业文明味道,有的是一堆塑料制品:可乐瓶、齿轮、自行车链条、滑板车。最吸引眼球的,是一把一米长的超大活络扳手。
这里属于全球最大的3D打印公司Stratasys。当天展会临近结束,但在一台台要么像烤箱、要么像冰箱的3D打印机前,观众依然头碰头,争相把目光塞进小小的观察窗。
Stratasys中国公司总经理汪祥艮和记者说,他现在的压力根本不是如何完成业绩,反倒是国内媒体和市场对3D打印的关注度和期望值,高得让他无法承受。
“在许多国内用户看来,3D打印似乎是无所不能的。”汪祥艮说,其实,3D打印远未达到那种水平。
3D打印的著名咨询机构美国沃勒斯合伙公司董事长特里·沃勒斯认为,中国对3D打印的热情,是在过去6到12个月突然爆发的。
这把火,源起于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去年4月的封面报道《第三次工业革命》。文章作者觉得,3D打印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
之后,国内媒体围绕3D打印和新工业革命展开轮番报道。强调未来的制造业,将不再用传统机器大量复制一个产品,而是要通过3D打印,实现批量的个性化定制。但汪祥艮说,全球主流3D打印企业,实际上没有一家把打印最终产品当成是主要的市场方向。
这个判断实际上也是业内的普遍共识。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一场3D打印峰会上,西安交大的卢秉恒院士、华中科技大学的史玉升教授等国内3D打印专家都表示,目前还看不到3D打印取代传统制造工艺的可能。中国3D打印联盟顾问杨永强则认为,3D打印要成为一种制造方式,要等5到10年。他担心,炒得过热可能适得其反。
模具展承办方在会场门口贴了一张超大的观展地图,传统厂商占了95%以上,3D打印企业很少。这也许就是现实中3D打印的温度。
Stratasys占据全球55%的专业级3D打印市场,同时它也是唯一在中国设分公司的世界级3D打印厂商,对比中外,它视角独到。
汪祥艮说,中国3D打印市场增长飞快:“也许是世界最快的”,但比起发达国家,中国市场仍处于极早期,远不够成熟。
事实上,欧美3D打印市场已启动多年,目前年均增长25%左右。快,但也不算太快。
汪祥艮说,国内3D打印最大的瓶颈是应用。3D打印技术最主要的用途是验证一个工业设计的具体方案,随后当场生成原型。比如,车厂如要开发新零部件,按传统方法,开模、制造,至少要几星期;有了3D打印机,只要一晚上,设计师就能看到实物。
因此,3D打印的热度必然与制造业的创新氛围相关。但汪祥艮说,中国工业界的研发热情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也是他推广中的一大难点。
这种说法也被国内专家验证。卢秉恒院士10多年前就开发了3D打印机,但一直得不到企业支持。清华大学颜永年教授在20年前就着手3D打印研究,因经费不足,长期举步维艰。
汪祥艮说,在国外,他们的用户集中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消费品、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但在国内最主要的买家是大学。这反映了中国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资源的分布。同时,中国用户的使用率也并不高。Stratasys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日本,单台3D打印机的耗材用量是中国的4倍以上。
上个月,全球的3D打印粉丝被一颗子弹震动了:美国有人成功试射了世界上第一把3D打印的手枪;而除了撞针,这把枪全都出自一部8000美元的二手Stratasys打印机。
面对记者,汪祥艮不愿对这把枪发表过多看法。也许,此类争议性应用对Stratasys构成了困扰。但换个角度看,国外3D打印应用的创意的确丰富。
3D打印也许在短期内还不足以点燃新工业革命,但的确已具有相当的技术能力。过去几个月中,3D打印的汽车、能住人的房子等有趣案例频频被公开。而更温暖的故事是在医疗领域。比如,在打印的体外骨架支撑下,一个2岁的美国女孩重新抬起了胳膊,拿起了画笔。
汪祥艮说,国内3D打印的精彩案例并不多,总体上没能充分的发挥3D打印机的潜力。
知名3D打印行业分析师托德·格林去年曾表示,3D打印不应该被简单当成制模、切削、铸造等传统工艺的取代者,否则,其独特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它的生命力在于材料的多样性。
在Stratasys展台,记者看到了一只打印出来的运动鞋,无论是硬硬的鞋底、软软的鞋面,还是侧面复杂的网状结构,都是一次打印成形,没经过任何拼装、粘结。
工程师说,Stratasys适用的耗材有120多种,一次能将几种材料组合在一起。这只鞋,就是阿迪达斯为研发而打印的。
汪祥艮说,3D打印目前正在向工商业各领域延伸,比如艺术品复制、生物医药、动漫等。他认为,3D打印能成为一种“普适技术”。
目前,全球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用户有1400万,其中3D版用户超过500万。理论上,这些人都应该成为3D打印的买家。但汪祥艮说,全球3D打印机的保有量在5万台左右,发展空间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