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文明岛上的甘肃书籍博物馆,是一家以书籍保藏保管、维护修正、收拾研讨、展示使用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现在全国汉简藏量最大的博物馆。
甘肃是书籍大省、汉简之乡。西北枯燥的气候、砂质土壤为书籍保存供给了抱负的环境。自20世纪初以来,甘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汉代驿置、长城烽燧等遗址相继出土汉精约6万枚。
“数量很多、内容丰富的甘肃书籍文献,是丝绸之路上你来我往、万千故事的日常书写,又是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明、前史、地舆的第一手资料,对咱们研讨丝绸之路、研讨我国古代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甘肃书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说。
早在2012年就建立的甘肃书籍博物馆,一向存在着“有馆无舍、馆展别离”的情况。2023年9月,甘肃书籍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敞开。敞开短短一年时刻,她已成为当地新的文明地标和文明手刺,游客招待量打破110万人次。本年5月,该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简述我国”根本陈设获全国博物馆年度十大陈设展览精品奖。
甘肃书籍博物馆现保藏书籍近4万枚,汉代帛书、悬泉西汉纸、汉代毛笔、屯戍用品及其他文物1万余件。5万余件藏品中,珍贵文物到达3.2万件,占比居全国博物馆前列。
走进甘肃书籍博物馆,厚重的边塞画卷在眼前缓缓打开。馆内常设“书籍年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4个根本陈设,触及书籍发现的前史、书籍中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人的日常日子、汉简中包含的书法艺术等,经过什物展示、图文说明、印象互动、场景恢复等展示手法,为大众全面、生动地展示了甘肃书籍里的丝路文明与中华才智。
“长安至茂陵七十里;茂陵至伏置三十五里……”站在巨大的丝绸之路示意图前,左边的《居延路程简》具体记载了从汉代国都长安至张掖郡的20个驿置称号,右侧的《悬泉路程简》记载了从武威郡到敦煌郡14个驿置的概况信息。两枚出土于不同地址的书籍,却“接力”勾勒出汉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的具体线路走向和重要节点。它们作为重要实证资料,助力“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在2014年成功申报世界遗产。
“来往过费凡直千四百七十。肩水见吏廿七人,率人五十五。”这是收藏一级文物《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上的记载。这件文物1973年出土于肩水金关遗址,内容是朝廷派使者慰劳边地吏卒,途经肩水金关时的费用记载。27名官吏均匀每人摊了55钱,这可能是最早“AA制”的记载,也反映出当年底层官吏之不易。
《康居王使者册》由7枚汉简编连成册,记载了康居王使者前来奉献,所献的三匹膘肥体壮的白骆驼被评价为羸瘦的黄骆驼,对这不实成果,康居使者上诉朝廷申冤;墙面题记“四时月令诏条”,具体记载了“禁伐、禁渔、禁杀幼小动物”,是一部写在墙上的汉代“环境维护法”……
有观众在交际渠道留言:“你不会想到,那样小小的一寸简片,竟包含着那么多的前史细节,折射出千年前的政治、文明与日子。”
输入个人隐私信息,能够生成归于本身个人的出关凭据;拉弓射箭,能体会戍边将士的“秋射”查核;凭借多媒体印象,再现西北汉简考古开掘的情形……甘肃书籍博物馆还使用全息出现、数字孪生、AR等多媒体技能,给观众带来一场感同身受的书籍之旅。
每一枚书籍,都记载着中华文明,传承着文明根脉。很多后人停步张望,在古今对话中,认清中华民族的所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