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测量工具

1012米!这位患恐高症的厦大老师为测量巨树攀上“亚洲最高树”

来源:leyu体育官方APP下载 作者:leyu体育官网入口 发表时间:2024-08-04 07:29:17

  13日,中国巨树科考队发布了两棵巨树的等身照和有关数据:藏南柏木Ⅰ号,活体高度101.2米,为全球第二高树种、亚洲最高树,约1450岁,胸径296厘米;藏南柏木Ⅱ号,活体高度99.5米,年龄约为1400岁,胸径288厘米。

  为藏南柏木Ⅱ号量高度的领攀师,是厦大体育教学部户外教研室主任郑达雄,他是厦大攀树课老师,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位国际树木学会ISA职业攀树师、考官。

  此次巨树科考于6月初进行,因厦大攀树课名声在外,郑达雄受邀参加科考。据悉,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多部门组成的巨树科考队,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藏南柏木巨树群落的综合科考。

  6月初,郑达雄飞抵西藏林芝,加入了巨树科考工作。和队员们一起徒步走进原始森林后,第二天,郑达雄就攀上了藏南柏木Ⅰ号,“攀上去之后就发现,Ⅰ号树的生态状况不是很好,没有太高的科研价值,而且当天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紧,再加上天气原因,我就没有登顶。而藏南柏木Ⅱ号就在隔壁,两棵树离得非常近,能看到Ⅱ号树上的生态明显非常好”。第三天,科考队改变策略,攀藏南柏木Ⅱ号。

  攀树师们瞅准合适的枝桠,用专业的弹弓机,把又细又结实的豆袋绳投射到了30多米高的位置,再通过豆袋绳,把攀树绳引到所挂的位置。挂好主绳后,郑达雄利用攀树中的SRT单绳技术和攀岩技术,沿着这根主绳抵达30多米的高度开始攀爬。攀爬巨树时,如果上下两个枝桠间距离太大,郑达雄也需要借助豆袋和豆袋绳,在狭窄的空间抛投,挂到合适的枝桠后再安装攀爬系统。

  “难度比平时攀一般的树要大一些。”郑达雄说,“尤其考验攀爬技术、抛绳技术,还有体能。”

  历经两个多小时,郑达雄终于第一次登顶后来被定名为“藏南柏木Ⅱ号”巨树的95米高处,相当于30层楼高。这棵巨树之后被测定为99.5米,但在95米处就可以为它量高度。

  借助科考队专门准备的150米长的钢尺量,用国际测量巨树的“金标准”攀树直接测量法量。即领攀师攀到巨树的顶端,确定最高树梢之后,做锚点挂绳,为这棵千年巨树量身高。

  在树顶完成工作后,休息片刻,郑达雄沿绳下降的过程很久,久到甚至让他“有种下不到底的错觉”。他说,下降时才体会巨树是有多么高大,大到攀爬的金属器械发烫,因此就需要控制好下降速度,缓慢下行。

  攀上藏南柏木Ⅱ号的途中,郑达雄看到了他此前从未见过的“奇妙的生态”。“附生在这棵树上的植物种类真的很多,非常出乎意料!”至今,他都为此惊叹。

  比如,在距离地面三四十米处,他看到鼯鼠的粪便和窝。鼯鼠是一种会像方手绢一样在空中滑翔的松鼠,它们在树干给自己挖出“一室一厅”;攀树中途雨越下越大,但在巨树树杈之间的郑达雄却几乎感受不到雨,树干还是干的;他第一次看到巨树的枝桠竟然长得像立起来的手掌,似乎是一种应力反应。此前他攀过的树,枝桠都是像手臂的形状。郑达雄感慨:树木竟进化到这种程度,难怪能存留千年。

  当他在树上稍作休息时,他还看到树上丰富的附生植物,在50米及以上附生植物越来越丰富、密集,有美丽的多肉植物、兰花等。

  再看看隔壁的藏南柏木Ⅰ号,他也开始琢磨,两棵树离得这么近,为什么树上的生态状况会差别这么大?要解开这类疑问,就需要科学家上阵。换句话说,巨树科考并非单纯只测量高度,还需要采集树叶、种子、树皮以及其他寄生动植物,检查病虫害情况等。

  所以,作为领攀人,郑达雄还把绳子带到了树顶上,打通“攀树通道”,这样同伴和科学家才可以沿着绳索牵引,上树进行采集和调查。

  藏南柏木Ⅱ号,郑达雄一共攀顶两次,第一次为量树高,第二次是为给巨树拍等身照当“人肉背景”。

  巨树等身照,是排除近大远小的透视干扰,把不能移动的巨树相对清晰真实带到观众眼前,以实现人物与巨树等比例的对比及体验。

  在2019年之前拍摄巨树等身照,往往需要半月甚至一个月时间。随着无人机技术不断的提高,现在可以用无人机垂直升降环拍,再加后期数百张照片合成处理,解决了这一难题。

  这两张超级长图藏南柏木Ⅰ号、Ⅱ号等身照,由超过3000张原始素材后期拼接合成,其中Ⅱ号巨树的拍摄精度超过55亿像素。在这张等身照中,百米高的巨树上,正因有了郑达雄和几名正在攀爬的科研人员和攀树师的小小身影,给人更直观的视觉震撼。欣赏完整精度的巨树等身照,不仅每一根枝条的走向都清晰可见,附生在树上的苔藓、兰花等植物也被尽数定格为数字信号。

  昨天,回忆起两个月前的这次科考,郑达雄说:“原因是树实在太高,攀树时就会本能地产生自我保护意识,让自己会变得比平时更加谨慎,更加专注。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没有恐高反应。”

  原来,攀树高手郑达雄还患有恐高症。2012年厦大开设攀树课时,郑达雄攀上15-25米高的树往下看时,就会眩晕、手脚无力,后来渐渐适应了这个高度后,他的恐高症不了解什么时候就自愈了。在攀顶藏南柏木Ⅱ号前,郑达雄攀过最高的树也就四五十米。大概是因为有挑战,太专注,这次攀上95米的高度,他恐高的症状也没再出现。

  在桃园龟山攀树体验区,25岁的许荏涵戴上安全帽和手套,往树上抛出装有树皮保护带的绳索,系好身上绳结,双脚离地测试树枝承重力后,双手握紧绳索向上攀。 图为许荏涵在攀树中。 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许荏涵是台湾首位获得ISA(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国际树艺...

  选手在比赛中 东南网记者 吴开兴 摄 台海网9月25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9月22日,“2019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群众体育系列赛攀树邀请赛”预热赛首发站在福州开赛。来自福州及周边城市的在校大学生、攀树运动爱好者齐聚福建农林大学,共享攀树盛宴。赛事还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摩,现...

  台海网1月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说到爬树,很多人都觉得是顽童的游戏,其实,爬树早就成为一项体育运动。中国厦门攀树邀请赛近日在厦门园林植物园进行了决赛,包括香港运动员在内的众多国内高手参加了比赛。 本届赛事由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万人集团主办。比赛设有上攀、...

  上攀项目比赛中,选手争碰铃铛。 台海网1月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嗖”的一声,装备齐全的“人猿泰山”蹿上十几米高的大树,成功解救被困在树上的“伤员”,并将其安全稳定地带回地面。这不是好莱坞动作片里的特效场景,而是发生在2018中国厦门攀树邀请赛“空中拯救”项目...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南华大学建筑与景观学系为了让学生亲近树木、体验自然、尊敬环境,邀请专业团队到校指导该系大一及大二120余名学生学习低风险的绳索攀树。 学生借助绳索攀树。台湾《联合报》/台湾南华大学供图 校方表示,树艺学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并有大专院校纳...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ICP备07001623号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加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产品细节

  13日,中国巨树科考队发布了两棵巨树的等身照和有关数据:藏南柏木Ⅰ号,活体高度101.2米,为全球第二高树种、亚洲最高树,约1450岁,胸径296厘米;藏南柏木Ⅱ号,活体高度99.5米,年龄约为1400岁,胸径288厘米。

  为藏南柏木Ⅱ号量高度的领攀师,是厦大体育教学部户外教研室主任郑达雄,他是厦大攀树课老师,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位国际树木学会ISA职业攀树师、考官。

  此次巨树科考于6月初进行,因厦大攀树课名声在外,郑达雄受邀参加科考。据悉,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多部门组成的巨树科考队,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藏南柏木巨树群落的综合科考。

  6月初,郑达雄飞抵西藏林芝,加入了巨树科考工作。和队员们一起徒步走进原始森林后,第二天,郑达雄就攀上了藏南柏木Ⅰ号,“攀上去之后就发现,Ⅰ号树的生态状况不是很好,没有太高的科研价值,而且当天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紧,再加上天气原因,我就没有登顶。而藏南柏木Ⅱ号就在隔壁,两棵树离得非常近,能看到Ⅱ号树上的生态明显非常好”。第三天,科考队改变策略,攀藏南柏木Ⅱ号。

  攀树师们瞅准合适的枝桠,用专业的弹弓机,把又细又结实的豆袋绳投射到了30多米高的位置,再通过豆袋绳,把攀树绳引到所挂的位置。挂好主绳后,郑达雄利用攀树中的SRT单绳技术和攀岩技术,沿着这根主绳抵达30多米的高度开始攀爬。攀爬巨树时,如果上下两个枝桠间距离太大,郑达雄也需要借助豆袋和豆袋绳,在狭窄的空间抛投,挂到合适的枝桠后再安装攀爬系统。

  “难度比平时攀一般的树要大一些。”郑达雄说,“尤其考验攀爬技术、抛绳技术,还有体能。”

  历经两个多小时,郑达雄终于第一次登顶后来被定名为“藏南柏木Ⅱ号”巨树的95米高处,相当于30层楼高。这棵巨树之后被测定为99.5米,但在95米处就可以为它量高度。

  借助科考队专门准备的150米长的钢尺量,用国际测量巨树的“金标准”攀树直接测量法量。即领攀师攀到巨树的顶端,确定最高树梢之后,做锚点挂绳,为这棵千年巨树量身高。

  在树顶完成工作后,休息片刻,郑达雄沿绳下降的过程很久,久到甚至让他“有种下不到底的错觉”。他说,下降时才体会巨树是有多么高大,大到攀爬的金属器械发烫,因此就需要控制好下降速度,缓慢下行。

  攀上藏南柏木Ⅱ号的途中,郑达雄看到了他此前从未见过的“奇妙的生态”。“附生在这棵树上的植物种类真的很多,非常出乎意料!”至今,他都为此惊叹。

  比如,在距离地面三四十米处,他看到鼯鼠的粪便和窝。鼯鼠是一种会像方手绢一样在空中滑翔的松鼠,它们在树干给自己挖出“一室一厅”;攀树中途雨越下越大,但在巨树树杈之间的郑达雄却几乎感受不到雨,树干还是干的;他第一次看到巨树的枝桠竟然长得像立起来的手掌,似乎是一种应力反应。此前他攀过的树,枝桠都是像手臂的形状。郑达雄感慨:树木竟进化到这种程度,难怪能存留千年。

  当他在树上稍作休息时,他还看到树上丰富的附生植物,在50米及以上附生植物越来越丰富、密集,有美丽的多肉植物、兰花等。

  再看看隔壁的藏南柏木Ⅰ号,他也开始琢磨,两棵树离得这么近,为什么树上的生态状况会差别这么大?要解开这类疑问,就需要科学家上阵。换句话说,巨树科考并非单纯只测量高度,还需要采集树叶、种子、树皮以及其他寄生动植物,检查病虫害情况等。

  所以,作为领攀人,郑达雄还把绳子带到了树顶上,打通“攀树通道”,这样同伴和科学家才可以沿着绳索牵引,上树进行采集和调查。

  藏南柏木Ⅱ号,郑达雄一共攀顶两次,第一次为量树高,第二次是为给巨树拍等身照当“人肉背景”。

  巨树等身照,是排除近大远小的透视干扰,把不能移动的巨树相对清晰真实带到观众眼前,以实现人物与巨树等比例的对比及体验。

  在2019年之前拍摄巨树等身照,往往需要半月甚至一个月时间。随着无人机技术不断的提高,现在可以用无人机垂直升降环拍,再加后期数百张照片合成处理,解决了这一难题。

  这两张超级长图藏南柏木Ⅰ号、Ⅱ号等身照,由超过3000张原始素材后期拼接合成,其中Ⅱ号巨树的拍摄精度超过55亿像素。在这张等身照中,百米高的巨树上,正因有了郑达雄和几名正在攀爬的科研人员和攀树师的小小身影,给人更直观的视觉震撼。欣赏完整精度的巨树等身照,不仅每一根枝条的走向都清晰可见,附生在树上的苔藓、兰花等植物也被尽数定格为数字信号。

  昨天,回忆起两个月前的这次科考,郑达雄说:“原因是树实在太高,攀树时就会本能地产生自我保护意识,让自己会变得比平时更加谨慎,更加专注。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没有恐高反应。”

  原来,攀树高手郑达雄还患有恐高症。2012年厦大开设攀树课时,郑达雄攀上15-25米高的树往下看时,就会眩晕、手脚无力,后来渐渐适应了这个高度后,他的恐高症不了解什么时候就自愈了。在攀顶藏南柏木Ⅱ号前,郑达雄攀过最高的树也就四五十米。大概是因为有挑战,太专注,这次攀上95米的高度,他恐高的症状也没再出现。

  在桃园龟山攀树体验区,25岁的许荏涵戴上安全帽和手套,往树上抛出装有树皮保护带的绳索,系好身上绳结,双脚离地测试树枝承重力后,双手握紧绳索向上攀。 图为许荏涵在攀树中。 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许荏涵是台湾首位获得ISA(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国际树艺...

  选手在比赛中 东南网记者 吴开兴 摄 台海网9月25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9月22日,“2019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群众体育系列赛攀树邀请赛”预热赛首发站在福州开赛。来自福州及周边城市的在校大学生、攀树运动爱好者齐聚福建农林大学,共享攀树盛宴。赛事还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摩,现...

  台海网1月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说到爬树,很多人都觉得是顽童的游戏,其实,爬树早就成为一项体育运动。中国厦门攀树邀请赛近日在厦门园林植物园进行了决赛,包括香港运动员在内的众多国内高手参加了比赛。 本届赛事由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万人集团主办。比赛设有上攀、...

  上攀项目比赛中,选手争碰铃铛。 台海网1月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嗖”的一声,装备齐全的“人猿泰山”蹿上十几米高的大树,成功解救被困在树上的“伤员”,并将其安全稳定地带回地面。这不是好莱坞动作片里的特效场景,而是发生在2018中国厦门攀树邀请赛“空中拯救”项目...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南华大学建筑与景观学系为了让学生亲近树木、体验自然、尊敬环境,邀请专业团队到校指导该系大一及大二120余名学生学习低风险的绳索攀树。 学生借助绳索攀树。台湾《联合报》/台湾南华大学供图 校方表示,树艺学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并有大专院校纳...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ICP备07001623号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加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一篇:【48812】他是楼房背面的“高人” 无数次在百米高空丈量我国楼房“脊柱”       下一篇:瓷砖优等品是几个A家装小白必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