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的线条,密布摆放的方框,规则标示的数字……一份由3张A4纸拼贴而成的手绘“驻村地图”,就这样承载着吉林省集安市麻线乡上活龙村的每一户“民意”、每一条小路,乃至每一处犁地、每一道水沟。
没有上色,更不见画功,但这张图上却绘满了吉林边检总站通化边境办理支队麻线边境派出所民警王铁映与当地大众的鱼水深情。
腼腆,不会和乡民打交道,一进村就转向……回忆起刚驻村时的情形,王铁映说自己“为难”又“手足无措”:“那会儿,我见到人叫不上名字,只能笑一笑,村里人看见我连家常都不唠,更甭说给我供给一些边境动态信息了。”
这种状况令王铁映感到“不安”。“究竟边境状况复杂多变,靠我一个人一双脚两只眼很难看管到位。”王铁映解说,“只要依托边民,才干护好边境。”所以,他打定主意,要和乡民浑然一体。
与其说这张图是手绘的,不如说是用脚“走”出来的。王铁映开端挨家挨户了解状况,每造访一户人家,就画上一笔,“线条代表路途,方框代表农户,数字是我对农户的编号……”
一天,两天,三天……等王铁映沿着鸭绿江畔弯弯折折的边境线,画完这个临江靠山的小村庄时,已逝去了198天。从天寒地冻走到春暖花开,脚上的鞋磨坏了3双。
登过农户门、吃过农家饭的王铁映身上有了上活龙村的气味。“又忙开吧,铁映?”“铁映,今日还造访吗?”“铁映,正午到家吃口饭啊!”把他当自家人招待的乡民渐渐的变多。更重要的是,地图上每个“方框”代表的户主名字及子女上学、外出务工等家庭状况,渐渐都印在了王铁映脑子里。他更是凭仗“一口清”的辖区状况,在吉林省派出所根底事务交锋比赛中获评标兵。
王铁映的作业和日子,也和地图上的一宅一户、一家一院紧紧连接起来。他常常去看望爸爸妈妈离婚的留守儿童小单,一路鼓舞和赞助孩子读书至今;连续失掉至亲的孤寡白叟李淑兰,唤他“儿子”,是他带白叟治病、帮白叟干活,帮白叟重拾日子决心;看到乡民农闲经常喝酒打牌,他就兴办“小铁夜校”,定时安排饲养大户及农科人员为乡民讲“致富经”;发现乡民法律意识淡漠,他就建起“法律咨询室”,展开普法宣扬……
为了帮忙更多人、处理更多事,王铁映爽性每月拿出一部分薪酬建立个人爱心基金。和乡民一处便是8年,2019年,现已身为副所长的王铁映,又自动申请到更为偏僻的下活龙村驻扎,可很多上活龙村乡民有事仍然还总说“找铁映”。
上活龙村还在心上,下活龙村也住了进来。除了手绘“驻村地图”,王铁映还建立了“义警作业站”,发动“民警+辅警+义警”作业形式。现在下活龙村对应的鸭绿江边境线上,又多了一道亮丽景色——一支由村干部、渔船民、企业主组成的“红马甲”部队不时络绎其间,乡民也在劳作之余自觉地留神边防。王铁映的边境信息越来越灵通,他创立的“义警作业站”已帮忙警方破获4起诈骗案,被吉林省变革办推行经历。
这次,王铁映开始的主意完成了,这儿从他一人忠心戍边变成了全村人同心固边。
十余年如一日,现在,王铁映成了边境村的“活地图”,村里的大事小情、一草一木他都了然于胸。凭着这股扎根底层和牺牲边防的精力,王铁映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及嘉奖4次,荣获“第八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