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 梁晓辉)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
作为我国在生态文明范畴的综合性活动日,全国生态日于本年6月28日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建立。
我国最高领导人习在浙江作业期间,2005年8月15日调查湖州市安吉县,初次提出“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科学结论,这一结论是习生态文明思维的核心理念。
有谈论以为,全国生态日的建立,既有利于进步全社会生态文明认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维护的思维自觉和举动自觉,更有助于进一步向国际社会讲好我国生态文明建造故事,更好参加全球环境和气候管理,推进构建人类命运一起体。
建立全国生态日,也是我国立法保证生态文明的一个典型缩影。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准则系统,用最严峻的准则、最紧密的法治划定生态红线年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确立了生态文明的宪法位置,形成了序言中根本任务、“总纲”中生态环境维护准则、“国家机构”法定职责等一起构成宪法生态文明准则的系统化格式。
“宪法的有关法令法规是构建整个生态环境维护法令系统的宪法根据,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宪法遵从,构成了推进生态环境维护实践、保证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宪法根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宪法室主任雷建斌指出。
2014年修正的环境维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引进按日计罚、环保部门可以对导致十分严峻污染的设备查封扣押、对经过躲避监管的方法排污的违反法令规则的行为人采纳拘留、双罚制等严峻手法。刑法从重设置环境违法的法令职责,民法典添加生态环境危害惩罚性补偿相应的职责......生态环境领 域“违法本钱低、遵法本钱高”的显着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据知,我国现在已有生态环境维护法令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还有其他很多触及生态环境维护的法令和法规规则。
这一法令系统以环境维护法为统领,包含针对大气、水、土壤、固态废料、噪声、放射性等污染防治的专门法令,触及防沙治沙、水土保持、野生动物维护等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法令,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维护使用的法令,长江维护法、黄河维护法、青藏高原生态维护法等流域性维护法令,黑土地维护法、青藏高原生态维护法等特别地舆地域类法令等。
此外,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还拟定修正很多生态环境维护的法规、规章、规范和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拟定处理环境污染违法、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侵权职责胶葛等案子的司法解释20余件。